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他们就等着别人来告诉他们,所以,只要你用很诚恳的态度告诉他,他想要什么就对了。因为没有人愿意在失败的时候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们宁愿自己是上当被别人骗
除了傻子和骗子,世界上还有一种人,叫做年轻人
彼时的台北,跟二十年后的北京、上海,倒还真是挺像的。失落的洋人,跑到东方来混生活,这里钱好赚,人好骗,妹子好泡,而且“都说英语”。而当地的小青年,无所作为,苟且偷生。杨德昌的讽刺,并未过时。
“目下当今的世界没有人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是要别人来告诉他该怎么做。”对白相当精彩,电影也很简单,但杨德昌用心良苦,喻世讽世。四个叛逆的边缘少年,组成的一场人生牌局,最终还是得"动感情"才赢了这一局。★★★☆
Virginie Ledoyen长得有点像Natalie Portman
真后悔那么晚才看杨德昌。感觉侯孝贤是诗人和散文家,李安呢,是有口皆碑的小说家,那么,杨德昌则首先是思想家,然而,他还是散文家、诗人和小说家。
杨德昌总是这么说教,偶尔很罗嗦,但是总是这么令人深省。他就是一个看透中国都市人情的大智慧者,洞彻人性,刀刀见血。【麻将】,好题!国人一生唯算计,费尽心思算计别人又被别人算计,哪怕到死,也不知道这辈子到底要什么。8.6
麻将,棋牌游戏之最,陷阱与猜忌遍地,桌上人皆算计,算计出牌算计时机算计眼神,技法厉害之人苦心设局,以不显声色之气改风换水,赚个盆满钵满;未料山不转水转,露怯之后全盘皆输,更何况摸爬滚打下自尊与骄傲的驱使,心动见身动。人生也不过麻将一桌,胡了输了推翻重来,只是从未见他哭得如此透彻。
重看一遍,华丽五星!杨是讲人话的,就这一点就超过国内那些大导演,包括最近的贾樟柯。他的故事结构再精巧,也经得起你问“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做”,电影可以被推敲到这一步,真是逼人捂胸口。与其说他透彻,不如说他诚实,抛在尘世的同时把内心保护得很好,他没有怨气,因为任何批评都是自我批评。
直到红鱼失控杀死那个看似风光的中年人,他也没有理解自己想要什么,他深信着父亲教给他的道理,从未寻找过便认定想要的东西不存在,所以他没有任何机会品尝他那荒乱的青春。但是纶纶懂得,他的那个吻也懂得。
杨德昌的电影讲中国人的人性,鞭辟入里。这部电影里杨德昌要说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他们就等着别人来告诉他们。富商儿子红鱼的角色真是亮点百出精彩万分。相比之下香港(张震)只剩下帅气和身材,倒是哭得可笑。伦伦只剩最后略狗血的结局。俩外国人形象比较失败,性格太中国化
这属于老杨的致青春,简直牛逼了。原以为很闷的电影,看起来一点也不闷,黑道混混,兄弟情义太光秃秃,成长的太快,成熟的又太慢,成长中的所有纠结和矛盾展现的极尽描摹,这个世界太好,这个世界太坏,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他们就等着别人来告诉他们。
台湾的90年代就是大陆的目下当今,没有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除了拼命地挣钱,丢掉感情。外国人在台北,这是拍的最好的。杨德昌准确地拿捏到了台湾时代的脉搏,我们没有。
我是看杨德昌的片子,才知道宝岛人民骂人的语言跟我们差不多
麻将一名真是绝了,钩心斗角,精明算计,四个叛逆少年便是一桌麻将,牌局不结束,永远不会知道下一次获胜的是谁。曾经的富商也不过自杀,红鱼最后的崩溃与迷失不也是自我的毁灭?傻子和骗子,风水轮流转,终究还是动感情获得了导演的肯定。剧情残酷,结尾阳光。
最糟的是到最后仍然谁都没想要改变。
后半段的剪辑有点儿失控了 加上杨一贯掩饰不住的主题大表白让我有些发囧外其他都还不错 注意到了剧情上细小的漏洞和道具服装的有欠人物里香港和红鱼都塑造得蛮精彩 尤其是两人后来的幻灭和干哭 两老外就操纵得有些生硬廖...完全汉化掉的思维有些失真....线芜杂点儿没关系 忌讳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麽。他们就等着别人来告诉他们,所以,只要你用很诚恳的态度告诉他,他想要什麽就对了。知道为什麽吗?因为没有人愿意在失败的时候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们宁愿自己是上当被别人骗而求全谴责别人,也不愿来骂自己……”看完胸口好闷,泪眼婆娑。
老杨不是闷片王。。。真的。。。十分欣赏此片,节奏相当好嘛。。。
评论辩论杨德昌的时候,好像甚少提及他作品里的cynicism。《恐怖份子》结尾处女主角的疑似孕吐和蔡琴温婉的乞求歌声都展现了他的恶毒讽刺。《麻将》则是他cynicism的集中体现。影片几乎是法斯宾德主题的台北化:经济腾飞的年代,爱情都是可以资本化的,可以被当作博弈的筹码。最终攻心计的反被整,真实的青年爱情居然获得了成功,这把狗粮大概是杨的两相情愿。影片的戏肉都在红鱼身上,只可惜唐从圣实在太过油嘴滑舌,吵吵闹闹间喜剧和悲剧都泯灭了。
「这年头没有人知道自己要什么,那么多人每天看电视看八卦杂志看畅销书看广告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想听别人告诉他怎么过日子。」混混少年,黑道社会,街市商人台北,“麻将”并未贯穿但杨德昌剖析的城市与时代真实、透彻且泛着颗粒。张震柯宇纶王启赞从牯岭街走向台北,不变的是“世界是不会被你改变的”。
我最喜欢的都市题材一个是欲望都市 一个就是麻将这种。前者适合绝望的时候看,后者适合得意洋洋的时候看。
“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是骗子,就是傻子。你想做哪种?”杨德昌,我真想知道你是哪种,
杨德昌的片子,看到午夜三点,内心激动满溢,写不出影评,摘一句弗洛姆的话,尽人事——“在许多体面的葬札上,死者的功绩被人一一历数,但其实不能使我们逃避一个冷酷的问题:我们曾经活过吗?我们目下当今活着吗?我们是按照自己的体式格局,还是按照什么人给我们规定的体式格局生活?”
台湾腔最有感觉了 幹里亮
除了A片之外 还是第一次看到男性视角这么直白的电影 引起强烈不适 全程厌女症加对女性的侮辱物化 实在落后 哄骗Alison让四人共享那一段 想呕 虽然影片后半部分的情节有对这些懦弱无能的男人形成嘲讽(泡富婆的香港自己才是玩物 红鱼报复的此Angela非彼Angela) 但厌恶之情已经难以消除 坚持看到最后 我尽力了……
4.5。愤怒、放纵、迷乱的台湾青年映象,在这种日趋消费主义、物质主义之下成长起来的少年,对当下的社会孕育发生的暴戾反抗情绪,情感世界的匮乏、身体欲望的放纵、两代人的交流崩塌。杨德昌对台湾社会的冷峻剖析,死亡再次变成醒目的颤动,震颤着那个时代的浮华表面,如同《独立时代》的结尾,崩塌的秩序用回首回头回忆之爱来重建,杨德昌悲悯与希冀。
麻将这样的“国粹”,在这里被赋予的意义是群体的万恶。教别人“害人就要害他动感情”、教别人“世界上没有一小我私家知道自己要什么,每一个人都在等别人告诉他,他要什么”、教别人“亲嘴不吉利”的三人,最后都崩溃了。唯有善一人笑到了最后。寒冷到骨髓。
也许是看的时候太年轻了的问题,一样是杨德昌的电影,我却没有看懂。印象里是一本不好看的电影,而且一点都不想看第二遍。
惟临死之前,人才最像人。
难得操纵这么多人物,难得拍得这么真实。鲜活的生命,像从身边流驶而过
很久很久以前看过谁说,电影里只要有枪,就一定会开。目下当今突然发现,比起忌惮枪,更重要的是杀手射出子弹的理由。这个世界上永远有比暴力更暴力的东西,在红鱼那里,是迟来的对父亲的质问;在香港那里,是他所屡见不鲜的翻转;在牙膏那里,是他想不通也走不出的世界。但幸好我们在电影里,这里还有纶纶和玛特。
20200717:天啊,后劲极大,特别很是讽刺,说不出的existential crisis的(反)宗教电影。人们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一旦有人随便煽动别人要什么,别人就把你奉成佛世界除了骗子就是傻子。大家所谓的伦理道德,其实也是风雨飘摇的,人们连自己之所以为人的底线和准则都不知道,一被人劝说,就什么都抛下了。但其实还有绝望而不愿改变、用心与人的心交流的真人。而年轻人总在成为油腻而坏的大人之前,总有一些犹豫的。2010: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张震哭泣的时候后那个场面真是sadly hilarious,说不出得好。
你到底要什么啊 你要害谁就让他动感情 。。。红鱼的说话句句经典哇咔咔 很真正的黑色喜剧 可惜后半段急了最后还是个莫明其妙的爱情结尾 我去
依旧是一颗电影原子核,死忠杨粉为了等数字修复版,一直待到今天才看了麻将。“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都在等着别人告诉他自己该想要什么”,一句话道破存在主义和消费至上的社会之间的交接点,也是杨德昌一手剖开哲学,心理学和经济学在纸醉金迷的暗地里隐秘编织的破题口。包涵无限延伸可能的谒语,正是杨德昌的复调性在母题上的体现。他的影像并不是叙事,而是截面,他的故事近似立交桥或是赋格的织体,因为只有这样,人物在陷入绝境的时候,才能清楚地回顾疯狂并不是命运的一个岔口,而来自数不尽亲手系下的死结。
你不要的,他以此为赢;你以为会出现的,早就没有了;你做的局,是他的局;你的弱点,实际上是你的优势。世界混沌,没有人独善其身,麻将桌上,无欲无求或许能赚走一两。
我已成为杨的头号粉丝了。虽然这部整体上也不算最佳,但是很喜欢。反而觉得这片子没有在讲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被引领,而是人为了拒绝面对内心对自己施加的一系列暴行。钱权色什么的如果不和真情实感夹杂在一起,在故事里就没什么吸引力。性别是用来遮蔽阶级问题的手段,杨20年前就看清了,谁不想看张震被操哭呢。有点像《燕尾蝶》,中国大陆有无自己的这种片来着。 片尾在一整通装腔作势里面留一点纯情的底色,不是什么败笔。人追随欲望失败之后,恰恰会露出这样的模样形状。
香港带艾莉森回家的戏看得我疯狂翻白眼,其实前半段我翻了无数次白眼,后程加一星上四,残忍的杨
2024HKIFF | 再听到騙子與傻子的一缺三或三缺一台詞遊戲,多少覺得最黑暗的楊德昌,依然相信人性的本真,有大男孩的漫画幼稚。僅有擁抱,自然還不夠,必須上法式濕吻。騙子與傻子,當然不會從世界上消失,但你可以忘了有騙子和傻子的這件事。代表票子的香港與外國資本的馬特拉還有被看好的全球化之都台北,物化到了極致,钩心斗角,什麼東西都被標價,落腳處卻以街市商人煙火小籠包的夜市來體現,而早於新世紀,九六年卻是一個艰屯之际,一頁人心動蕩。奇妙的是,夜市的選擇,也再次出現在了隔年王家衛的《春景春色乍洩》——世界盡頭歸來的安心所在。
杨德昌导演的作品总有一种“众生浮世绘”的感觉,目前看过的他的几部作品,都感觉:情节性强(可看性高),人物庞杂(性格鲜明),线索众多(凝而不散),……,在其出色的编导功力下,总能将故事井井有条地经由过程影像传达出来!—— 目下当今这世界上没有人知道自己要什么,每一个人都在等别人告诉他怎么做。
Copyright © 2025 - 播度影视【www.bodu.cc】 -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10215534号-2
观看部分外语对白(如英语、美语、日语、韩语、泰语等)的影视节目对口语发音和口语培训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一定程度的训练听力和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