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2034年开始,东南亚在过去三年里一直处于黑暗状态,实际上是因为太阳在2031年因西里伯斯海的大规模火山爆发而没有发光。疯子控制国家,社区,飞地和泡沫城市。灾难性的流行病在整个大陆上空蔓延。数百万人已经死亡,数百万人已经离开。
憋屈了快四个小时才看到一点温暖,拉夫迪亚兹的漫漫长夜,Literally long night. 雨从一入手下手就几乎没有停,科幻只是一个幌子,实际上是架空了设定来反映甚至暗讽现实。从底层到高层的多线自嗨,把各种类型元素都来了一遍。最重要的一个点却没能用好影像,愣是讲了一大段话,除了为了下一代还真没什么意义了。
用近未来的反乌托邦史诗来折射和讽刺当下菲律宾政治。4小时45分钟片长,已经超过他上一部《离开的女人》了,足以见得迪亚兹大佬在这部电影中投入的野心。从多小我私家物的多角度叙事串起一个网格状的叙事,容纳了对享乐主义的政治,社会的荒诞,以及多元身份政治一系列问题的探讨,最后虽然可以说是菲律宾本国的政治寓言,但这样的故事无疑也在切近亲近世界上大部分国家!
导演作品序列中少见的将来时态,怎么会是科幻呢,不加美术修饰,直接进入到菲律宾的公共空间中,自然是当下的,唯一可以发生的就是经由过程电影完成一种美好愿景的幻想吧。无论是虚构的总统,还是为了清除异己不惜无差别地喷洒毒气,都是现任总统杜特蒂的翻版。威权之下,无人敢凝视,总统便成了一个盲点,于是当他独自出街,失去身份就被以民间秩序的对待。此时,导演完成为了一个绝佳的神话,用独裁者之死将意指记忆的死者复活。其实不止是轻巧地死亡便作罢,泄愤地让街童拖着坠落的画像走了一路完成为了隆重地独裁者“游街”。
英字
#iffr2020# 挑战拉夫达兹成功了!长镜头里的雨像是一个拉长版的蔡明亮,连绵不断的影像中时间也处于凝滞,从而白天与黑夜、历史与现实、真相与谎言、清醒与疯癫都陷入模糊,这是四个半小时片长存在的意义;但人物状态也并非原封不动。最后一个小时的收尾处置惩罚很妙。最后想夸导演音乐品味不错,毕竟滚字幕时发现里面那些noise pop配乐都是导演自己弹的……我服了。
#HKIFF# 五小时沉入阳光始终不克不及到来的黑暗,而固定镜头不带一丝好奇地观察迟疑。是不克不及忘却的菲律宾血腥扫毒的记忆,也指向过去未来不会尽绝也不会永远在其位的每一个独裁者。结尾绝妙寓言。“Our country doesn't need heroes. We need real people.” 只是有些部分演得咋有点儿戏感觉,两个军部头子天天穿得像打工仔似的…
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切切实实发生在当下世界里的可怕故事。从开头**强制民众接种疫苗就让人毛骨悚然,全片笼罩在独裁统治下的恐惧里感觉压抑:无尽的黑夜、下不完的雨、无人机监控、喝鲜血的俱乐部、警察的灭杀行动……气氛营造一流,输在人物塑造上,尤其是独裁者的愚蠢形象多少有点漫画的效果。看得出导演是在对菲律宾**严打毒贩行动的影射,对黑暗环境下不同民众的心态有深刻的观察,对社会的未来也抱有清醒乐观的看法。
由于是拉夫·迪亚兹的电影,4.5小时长度应该算短片,超长镜头也基本没有。画面史无前例地黑和讲究,就是说更靠近贝拉·塔尔了(或者佩德罗·科斯塔)。但主题如常,即极权主义及周边,且按惯例点缀了极端金属。
278min
+
71/100拉夫·迪亚兹仿佛开了天眼,2019年就准确拍出接下来三年的常态:病毒、极权以及个体的挣扎。也因此这部电影可以被编入后疫情时代作品序列之中,位置却是举世无双的:所有一切都像永不照亮的天空、一直下着的雨,事件发生又结束,人物出现又离开,人的异化——机器人一般永不停息的压抑生活,被操控的极端世界。迪亚兹的电影早已“臭名远扬”,但这部倒还行,比想象中的好看多了。
再也不让历史还魂,而是望向空洞的墓穴——拉夫·迪亚兹这一代死去后的未来,他们的幽灵又该何处安放。在简单与复杂间,在漫长的静谧与迅猛的动作间,当过往影像里的歌谣和寓言中对过去的后怕与对将来的恐惧变为如此遥远又如此靠近的无尽黑夜,绝望支配下的电影和他的作者反而找到了某种悲壮的归宿。那么最终的一丝苦涩的温情就显得那样难以参透,是留给影像外的希望,还是只能出目下当今虚构中的幻想,无论哪一种,在腐烂的现实面前,创作者的善良所带来的暂时的宽慰,又能存在多久。
每一场戏都是未经剪辑的现实时间流速,所以垒出了四个小时,特别慢。也许时长本身就是point的一部分吧,就像迪尔曼那样,想让人切身体会到活在这样一个政权下的暗无天日之感,构图也是美的,但整体看下来……其实不打动我。这并非个说故事的好体式格局,至少不是个在意观众感触感染的故事,太自说自话了,太如醉如痴了。
才知道菲律宾有这么牛逼的导演,跟谁学的啊
282.45
有点太直白,有些滚青(恶)意见意义,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观光电影,长度也还说得过去。今晚又想吃Jollibee了
还没看,但喜欢这种设定的片,一看时长有点劝退
黑夜带给每一个人的症状,像过去发生在未来的事情,于是孕育发生时间停止的感知,like tears in rain。
It was 4 hours 45 min! On a day that I thought I ended a relationship albeit possibly a gay artist and got rejected by a job in Bangkok that I didn’t want in the first place but prepared hard and failed their SHL test, just leaving some notes for this day.
老长了
跟的第一个组吼
Mubi.
#Cannes2019导演双周(1.5)分了好几天才看完这部接近5小时的电影,电影的构图特别精致,电影既是有先见地预示了当下的未来,又深刻地反映了菲律宾当下的复杂政治。但是在这么长的电影里就会有一种诟病,即人物能否鲜明?显然在这里没能做到。
说是近未来式的架空世界 但几乎可算作现实的还原 腐烂国度的群像挣扎在剥去色彩后的摄像机下没有一丝温度可言 凌厉的雨分隔隔离分散出底层与官僚的两个不同空间 却又都走向人心异化与失智的终点 失望透顶后的人民反而早已失去呐喊和欢呼的驱力 可惜是事无巨细地展露迟滞了影像本身也冲淡了情感的凝聚 如果没那么长观感真的会更好
復調:墓地陰與陽齊聲慟哭,愛慾撕裂的絕望與死生一線的僥倖驚惶⋯⋯;前景中雨絲綿長閃亮如工整的膠片抓痕(3:08),雨,淚,刺激物,介質——水作為homogenizing element;曲直短长堅決不明,但有頻閃的燈球(sss),變幻的色調(3:20 etc.),淡入淡出多疑的無人鳥,機位與焦段的停滯,人際張力的停滯/懸置,一至二秒里希望飄渺的停滯。
2019对2034的想象,是某地2022年的现实。运动被精简到最少,连走位都没多少,留下很多时间看字幕倒是。
包括主创在内都称这部电影为科幻,但其实设定于2031年的“近未来”时期,能称得上科幻的元素,迪亚兹没有给出太多。在我眼里,是他关注国家命运、历史进程的主题延续。黑雨交加的四个半小时在剧情上是一个小时就能讲完的事,但导演把散发出去的枝节也做了一些主题延伸、反向思考之类的实践,当中的荒诞轶事颇令人着迷,摇滚乐更是观众救命稻草/毒药,有人自嗨有人离场,影院变迪厅是真的。有一场戏把希特勒斯大林XXX马科斯放一块儿提当时有点坐不住,但斯大林出来之后我就有预感… 不可否认,这又是迪亚兹的一次影像思考大会。
虽然长达5小时,但却有一种极简的感觉,这个迅速被抛出的失去光明的未来末世设定,在几年后完全不显突兀,又与曲直短长画面契合完美。关于权力及其周边的描述夸张,但又很自然。就像在这种末日气氛中,各种极端事件随时发生,人们也要保持着咖啡馆、蛋糕之类的当代生活。简陋的设定、松散的情节与并无使用什么长镜头、极端片长孕育发生太多矛盾,今日来看感觉陌生又熟悉。
tired with your paramecium-like political imagination and traumatic representation in 278 minutes.@2021HKIFF香港艺术中心
一律按自恋处置惩罚
Copyright © 2025 播度影视【www.bodu.cc】 All Rights Reserved
观看部分外语对白(如英语、美语、日语、韩语、泰语等)的影视节目对口语发音和口语培训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一定程度的训练听力和发音